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原创    全球财说    保险    增资不畅,华农保险或将迎来股权大变局
资管科技

专注报道新三板,关注政策发展、市场走向、企业投融资

深度关注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金融科技、银行理财

直通新三板

深度关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进程

洞察IPO
全球财说

用全球视角,深度关注金融和资本市场

增资不畅,华农保险或将迎来股权大变局

《全球财说》 宋涵 | 2025-04-24

 

 

2025年立志跻身中型财险公司阵营的华农保险正危机四伏。

 

任职10年之久的董事长苏如春突然请辞,令市场对华农保险未来发展充满担忧。经历了创始股东多次清仓股权风波,如今大股东华邦集团又深陷财务危机,本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华农保险,多年增资扩股计划梦碎一地?

 

 

大股东债务危机,管理层动荡

 

华农保险发生一则重大人事变动。未到退休之年的董事长苏如春因个人原因突然请辞,由副董事长朱宁暂行董事长职权。

 

苏如春是华农保险第二任董事长,任职已近10年。其还有另一重身份华农保险第一大股东华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苏如春的突然卸任,或许也正缘于此。

 

苏如春最初是名小学教师,后下海经商。2000年底,成立甘肃中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最初主营建桥修路工程。随着业务多元化发展,后更名华邦控股,成了一家集数智基建、养老与康复医疗、数智保险金融、康养小镇开发与运营为一体的多元化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旗下华邦建投集团是中国建筑企业500强。

 

2013年正值保险行业蓬勃发展高速期,保险牌照被各路资本追逐,华邦控股也想分一杯羹。2014年趁着华农保险混改之际,华邦控股拿下华农保险20%股权,一跃跻身华农保险第一大股东。2015年9月官宣苏如春出任华农保险董事长。

 

然随着房地产、建筑行业不景气,自2019年起华邦控股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逐渐显露,甚至出质其所持兰州银行部分股权来缓解危机。

 

其后,华邦控股与关联公司广东南粤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与中交融资租赁(广州)有限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等被陆续曝光,华邦控股债务危机愈发严重。最后连同旗下参股的金融机构股权也被司法冻结。苏如春还被列为失信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

 

2024年11月,华邦控股所持华农保险20000万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全部被司法冻结,冻结期限为3年,截止到2027年11月25日。且华农保险与华邦控股还存在关联交易,截至2024年3季度末账面余额已达2.44亿元。

 

大股东危机,不仅连累华农保险股权冻结,还引发了人事动荡。2019年华邦控股债务危机初现时,带领华农保险走出泥潭的核心人物张宗韬卸任总经理一职,虽转而担任董事但任职仅3年,就与华农保险做了彻底切割。

 

同年,与张宗韬任职经历颇为相似的王禹作为华农保险总经理人选入职,但始终未获监管核准,转而担任党委书记一职。直至2023年末,薛康文任职资格获批,华农保险缺席了4年多的总经理才成功补缺。

 

2024年,华农保险部分董事、董事会秘书、审计责任人、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职务均有所调整。2025年,董事长苏如春离职前2个月,党委书记王禹请辞的消息不胫而走,高管层动荡令市场对其未来走向愈发担忧。

 

 

股权问题突出,增资困难

 

大股东遭遇债务危机,只是华农保险股权问题的冰山一角。

 

华农保险成立于2006年初,20载沉浮中经历了从国资股东主导到社会法人股后来居上的转变。

 

目前,华农保险股东有11家,股权较为分散。持股5%以上股东有4家,为华邦控股、北京汇欣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同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金志农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股20%、19.50%、19%、18.30%。其中,除二股东外,其余股东所持股权均有被质押、被冻结现象,合计“问题股权”比例达57.3%。

 

超半数股权被质押、冻结已经影响到了华农保险管理层决策。例如截止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审议时,因以上3家股东100%股权质押,其提名董事苏如春、胡秉军、林敏、杨建荣均无法参与表决。

 

此外,以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水渔业”)为主导的创始股东曾三度欲清仓华农保险股权。

 

由于大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洋商贸”)和北京海丰船务运输公司(简称“海丰船务”),实际控制人均为中水渔业,三家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华农保险11%股权。穿透股权,三家背后站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自2019年起,中水渔业对该笔股权发起三次挂牌,但均铩羽而归。三名国有股东时至今日还是华农保险股东一员。

 

大股东自顾不暇,部分股东“身在曹营心在汉”烫手山芋出手都来不及,还有股东作壁上观,2023年中牧股份就曾明确表示不参与增资。种种迹象表明,华农保险增资或将资遥遥无期。

 

华农保险成立20年,仅成功增资2次。2009年将原始资本由2.1亿元,提升至5亿元;2016年增资5亿元,注册资本攀至10亿元。2019-2024年,华农保险几乎每年都会提到增资扩股计划,均未落地。2019年时,公司曾欲将注册资本提升至28亿元,可见资金严重短缺。

 

增资不畅已经影响了华农保险日常经营。

 

2024年,华农保险综合偿付能力一连4个季度大起大落。分别为191.57%、181.24%、156.82%、188.49%。

 

同年,由于华农保险资本水平持续“相对较弱”,增资计划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惠誉评级将华农保险财务实力评级从“BBB”下调至“BBB-”,展望负面。

 

4个月后,惠誉评级再次表示,由于华农财险不再参与评级流程,撤销了对其上述IFS评级。因不再拥有足以维持原评级的充分信息,惠誉后续将不再为华农保险提供评级或分析服务。

 

 

利润微薄,现金流承压

 

华农保险成立20年,前半程在市场默默无闻,甚至有时公司保费收入排名行业倒数。直至华邦控股进驻华农保险,聘请外援张宗韬任总经理后,公司保费收入才迎来质的飞跃。

 

2016-2024年,华农保险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9.74亿元、16.86亿元、21.82亿元、26.19亿元、29.59亿元、32.03亿元、40.50亿元、47.67亿元、44.22亿元。2024年公司保费高速增长势头戛然而止,出现罕见下滑,降幅达7.23%。这与总经理薛康文任职之初,订立的2025年保费破百亿目标相去甚远。

 

保费飞涨映衬下,华农保险盈利能力始终低迷。尽管华农保险声称公司成本率逐年优化,2024年经营成本率100.3%,接近承保盈亏平衡点。但纵观近5年仅2022年经营成本率低于100%。且公司净利一直未突破1亿元大关。

 

2024年,华农保险录得最高净利0.48亿元,这主要归功于投资收益拉动。2024年,公司年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48%,远高于近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水平。不过较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披露的财产险公司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51%,还有较大差距。

 

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叠加增资遇阻,华农保险正面临严峻的现金流考验。2023年度公司净现金流为-2.26亿元。2024年虽有所收窄但仍以负结尾,年度累计净现金流-0.47亿元。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2024年3季度时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为-37.23%,低于监管规定的-30%。所幸4季度有所回升,整体符合监管对险企最近两个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不得连续低于-30%的要求。

 

从业务结构看,成立初期的华农保险表示要“以农为本”,主攻农险领域,但随着业务铺展开近年车险成为公司主要保费来源。2024年华农保险明确提出车险和非车险业务并重,以试图实现保费突围。

 

2010-2017年,华农保险车险保费一家独大,占比超7成,最高时达85.17%。自2015年起公司车险业务保费一路走低,由当年的79.32%降至2023年43.44%。直至2024年峰回路转,华农保险车险签单保费占比51.97%,较2023年同比提升6.77个百分点。

 

反观,2024年华农保险非车险前五大险种签单保费较2023年同比下滑42.92%,签单保费占比同比下降12.15个百分点。若要实现车险和非车险比翼双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2-2024年,华农保险综合成本率一直高于100%,导致承保端盈利艰难。2024年,虽然依靠数智运营助力车险高质量发展,历史首次实现条线承保盈利。不过基于此前车险承保利润长期亏损态势,其持续盈利情况值得关注。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