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原创    全球财说    上市公司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
资管科技

专注报道新三板,关注政策发展、市场走向、企业投融资

深度关注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金融科技、银行理财

直通新三板

深度关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进程

洞察IPO
全球财说

用全球视角,深度关注金融和资本市场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

《全球财说》 潘妍 | 2024-04-23

 

 

在2020年业绩大会上,中国飞鹤曾定下2023年350亿元的营收目标。三年转瞬即逝。2023年,中国飞鹤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35%至195.32亿元,不足目标6成。

 

2023年业绩大会上,中国飞鹤重新立下“2024年实现收入5%至10%增长,利润5%至8%增长”的阶段性目标。

 

显然,这一次中国飞鹤(06186. HK)要谨慎保守许多,将平稳增长作为目前的业绩主线。

 

 

奶粉不好卖了

 

中国飞鹤稳中求“生”的背后,是营收、净利连续两年双双下滑的发展困境。

 

2022年,中国飞鹤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43%至213.11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28.45%至49.48亿元。到了2023年,中国飞鹤在营收下滑8.35%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下滑33.51%至32.90亿元,创近五年最低净利水平。

 

回顾近几年中国飞鹤的业绩变化,颓势或已是“命定”。

 

结合营收结构来看,中国飞鹤超9成营收来自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基本盘的大小确实决定了公司的成长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出现下滑,2020年跌破10‰,到了2023年已降至6.39‰。

 

但是中国飞鹤业绩下滑却稍显滞后,2017年至2018年期间依旧能保持营收高增长,分别为58.08%、76.52%。到了2019年至2020年,随不敌此前的高增幅,但依旧保持在20%至30%左右。

 

深究原因,或与期间中国飞鹤向下“压货”不无关联。

 

2019年以来,多名飞鹤的经销商发帖表示,飞鹤的销量都是向经销商压货压出来的,飞鹤业绩恐怕早已透支,“经销商的库存很大,超过3个月的销量,有的甚至达到5个月。”

 

事实上,“压货”是奶粉行业曾存在的普遍现象。过去几年,婴配粉市场开始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抢占市场,各企业开始采用向中间商“压货”的形式加速扩张。

 

不过,任何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往往避免不了陷入“内卷”,薄利多销让企业的盈利能力经受着更大的考验。2021年,中国飞鹤净利润增速出现港股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7.02%至69.15亿元。

 

可见,在公共卫生事件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双重压力下,中国飞鹤的“压货”策略开始逐渐失灵,渠道危机显现。

 

2022年,中国飞鹤存货创新高,同比增长15.80%至19.94亿元。同时,存货周转天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0.92天至90.87天。2023年,中国飞鹤存货进一步增至22.58亿元,存货周转天数涨至111.43天。

 

或也侧面反映出,飞鹤的奶粉并不好卖了。

 

 

谁在为“贵奶粉”买单?

 

除大环境因素影响外,中国飞鹤的高端奶粉定位一定程度上也成近几年发展困境之一。

 

2019年登陆港交所时,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公开表示:“飞鹤奶粉是全世界最贵的,消费者的认知就是好等于贵。”

 

然而,随着婴幼儿奶粉国标趋严,“好的就是贵的”这一定价逻辑,在消费者心中已站不住脚。

 

2020年,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刘森淼就曾评价道:“奶粉价格在中国卖得挺不合理,大家都是做这个行业的,几十块钱的成本,卖到四五百、五六百,才有人买,这是什么原因?大家心里都明白。”

 

事实上,与几十亿的营销投入相比,中国飞鹤在研发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

 

结合往期财报,中国飞鹤综合损益表中并未将“研发开支”单独列出,而是将其归为“行政开支”项下。2020年至2022年,研发成本分别为2.65亿元、4.26亿元、4.93亿元,研发费用率保持在2%左右。

 

2023年业绩公告中,尚未对中国飞鹤研发成本具体披露,但当期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4.8%至17.62亿元,主要为员工成本及研发成本增加所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飞鹤只增不减的销售支出。2020年至2023年,中国飞鹤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52.63亿元、67.29亿元、65.45亿元、67.09亿元,期间销售费用率由28.31%增至34.35%。

 

高端定位、大力营销是中国飞鹤此前打开市场“利器”,但持久在“重营销,轻研发”模下,外界自然百般诟病,同时也让中国飞鹤不得不直面产品核心竞争力缺乏问题。

 

海通国际证券的乳制品深度报告显示,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国飞鹤依旧是领域中的市占率第一名。但自2022年起,伊利与中国飞鹤的市占率差额开始快速缩窄,主要由于伊利在2021年10月收购澳优公司,该公司旗下佳贝艾特是羊奶粉第一品牌。

 

同时,伊利在宣传上直接“硬刚”飞鹤,旗下高端品牌金领冠对标“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打出“超级配方更贴合中国宝宝”的营销口号。

 

 

最直观的表现,中国飞鹤的超高品牌溢价在近几年开始走向“贬值”。

 

结合往期数据,中国飞鹤毛利率已连续4年呈下滑态势,由2020年的72.5%降至2023年的64.8%。其中,核心业务婴幼儿配方奶粉毛利率由74.1%降至69.4%。

 

或考虑到利润率持续下滑等原因,本就有“全球最贵奶粉”之称的中国飞鹤,近期对旗下产品进行新一轮涨价。

 

根据《关于飞鹤政策调整及产品涨价通知》显示,自2024年2月26日起,飞鹤星飞帆、星飞帆900克、星飞帆700克、星飞帆A2奶源版等系列婴幼儿奶粉产品价盘全部上调。

 

对此,在社交平台中,有不少宝妈抱怨,飞鹤旗下奶粉品牌每罐价格上调30至60元不等。“太贵了,比进口奶粉还贵,准备喝完这批换奶粉了。”

 

与此同时,即便顶着“最贵奶粉”的帽子,中国飞鹤还是没有解决最基本的品控问题。黑猫投诉中,依然存在有关奶粉中有虫子、异物等相关投诉。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业绩目标终成幻影?

 

2023年2月,被称作国内婴配粉史上最严标准的新国标正式实施,对婴配粉生产研发能力、配方科学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母婴行业加速调整,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中国飞鹤尚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在存量市场下,如何在2024年达成营收5%至10%增长,利润5%至8%增长的阶段性目标呢?这亟需新的增长曲线去撑新门面。

 

近两年,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基本盘基础上,中国飞鹤开始向孕妇婴儿、儿童青少年、健康食品、营养健康4大业务领域全力延展,试图打造多年龄段产品。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风口下,中老人群成为各大玩家的必争之地。

 

2023年12月的合作伙伴年会上,中国飞鹤除推出针对3-6岁儿童的“茁然”系列,还推出了专为中老年人打造的“爱本”成人系列奶粉,并表示将以脑发育战略和全生命周期布局引领高质量发展。

 

然而,在成人奶粉领域,中国飞鹤并不占先行优势。以布局成人奶粉多年的伊利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伊利成人奶粉市占率达23.9%,稳居市场第一。

 

同时,相较于基本盘婴幼儿奶粉市场,成人奶粉的盘子尚小。根据天猫国际&智篆G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成人奶粉市场规模达232亿元,不足婴幼儿奶粉市场的2成。

 

浅水养不出大鱼,成人奶粉或很难撑起飞鹤的第二增长曲线,只能寄希望于这两个群体的饮食习惯发生较大转变。

 

只是,从现阶段来看,这些业务尚不成气候。

 

2023年,包括成人奶粉、液态奶、米粉辅食产品在内的其他乳制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至14.24亿元,营养补充品业务同比增长2.8%至2.32亿元,两个业务的营收占比合计不足1成。

 

同时,其他乳制品业务还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毛利率同比减少4.1个百分点至8.3%。

 

由于高端婴幼儿奶粉业务持续萎靡,且新布局业务缺乏想象力,截至4月23日收盘,飞鹤股价仅为4.29港元/股,相较2021年初超过20港元的历史高点已下跌超8成。

 

回顾往昔,中国飞鹤经历了退市、再上市,十余年坎坷才有了如今的厚积薄发,飞上“国产奶粉一哥”的宝座。

 

然而,剥开“重营销”下高端奶粉的华丽品牌外衣,伴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盘子不断缩窄,尚未写出新故事的中国飞鹤,又有多少筹码稳坐这一位置?或许只有时间知道。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专栏